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綠色電能對電網的調節管理、安全運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抽水蓄能電站為代表的綠色儲能電站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作為目前最成熟的調峰調頻電源,隨著碳中和目標的提出,風光的大規模開發打開了抽水蓄能的廣闊前景。
國家能源局發布《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要求加快抽水蓄能電站核準建設,到2025年,抽水蓄能投產總規模較“十三五”翻一番,達到6200萬千瓦以上;到2030年,抽水蓄能投產總規模較“十四五”再翻一番,達到1.2億千瓦左右。
抽水蓄能產業上游即抽水蓄能電站的設備供應方,主要包括水泵、水輪機、發電機、進水閥等,設備投資通常占抽蓄電站投資成本25%~30%。
產業中游是電站的設計、建設、運營,代表性企業有中國電建、中國能建,其中中國電建在在國內抽水蓄能規劃設計方面的的份額占比約90%,承擔建設項目份額占比約80%。
產業的下游主要是抽水蓄能電站在電網系統的應用,包括調峰、調頻、填谷等。
投資金額產業鏈方面,一般由甲方投資建設及運營抽蓄電站,由于主要在輸電端進行抽蓄電站建設。
國網委托第三方建設機構進行設計建設,由于工程難度較高,有一定技術壁壘,一般為中國電建、中國能建、粵水電下屬設計院及部分省級電力設計院進行勘察設計及建設工作。
我國已投運的抽水蓄能電站,由國家電網公司下屬的國網新源和南方電網下屬的雙調公司占據主要份額。
截至2020年末,國網新源控股裝機容量2057萬千瓦,南網雙調公司運營的抽水蓄能電站裝機容量788萬千瓦。除電網企業之外,部分電源企業也運營少量抽水蓄能電站。
根據CNESA全球儲能項目庫的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底,中國已投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35.6GW,占全球市場總規模的18.6%。其中,抽水蓄能的累計裝機規模最大,為31.79GW,同比增長4.9%?!兑巹潯诽岢龅哪繕艘馕吨?,未來10年時間,我國抽水蓄能投產規模將增長約3倍。
按照抽水蓄能中長期規劃發展規模,初步測算了新增投資規模約18000億元,其“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期間分別約為9000億元、6000億元、3000億元,一個接近2萬億元的抽水蓄能市場空間正在打開。